![]() |
粵府辦〔2012〕114號 |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 |
?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廣東省政 府網站管理辦法的通知 ?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,各縣(市、區(qū))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部門、各直屬機構: 《廣東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,現印發(fā)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(zhí)行。執(zhí)行中遇到的問題,請徑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反映。 ? ? ? ?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1月8日 ? ? ? ? 廣東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 ? 第一章 總 則 ?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建設與管理,優(yōu)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,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,根據有關法律規(guī)定,結合我省實際,制定本辦法。 第二條 廣東省政府網站由省、市、縣(區(qū))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府部門網站組成,是我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通過互聯網向社會提供政務服務、落實信息公開、促進政民互動的重要平臺。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省行政區(qū)域內政府網站的建設、運行、維護和管理等活動。 第四條 政府網站的管理和運行,遵循“誰主管誰負責、誰運行誰負責”的原則。 第五條 政府網站的規(guī)劃、建設和改造,應當充分考慮節(jié)約公眾瀏覽信息、辦理業(yè)務、咨詢反映問題的時間和成本。 第六條 除法律法規(guī)另有規(guī)定外,行政機關通過政府網站采集、接收和保留的個人或組織信息,不得違反信息提供主體的意愿加以使用。 第七條 各地、各部門要充分利用政府網站推進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地區(qū)的信息共享和業(yè)務協同??蓮钠渌姓C關獲取的信息不得重復采集。 第八條 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政府網站建設的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、組織協調、效果評估、安全檢查。各級信息化(電子政務)主管部門負責本地政府網站建設的規(guī)劃、指導、協調和評估。其他部門按規(guī)定職責負責本部門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。 第九條 各級政府網站應按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》進行ICP(網絡內容服務商)備案,并向本級信息化(電子政務)主管部門報備。報備內容包括網站名稱、域名、服務器托管情況、主(承)辦單位和運行維護單位信息。 ? 第二章 網站建設 ? 第十條 政府網站欄目設置要以用戶為中心,并具有以下主要內容和功能: ?。ㄒ唬┬畔⒐_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及省有關要求及時、準確發(fā)布政府信息。 ?。ǘ┚W上辦事。提供辦事指引、表格下載、在線咨詢、網上申請、網上辦理、辦理進度和結果查詢等服務。 ?。ㄈ┚W絡問政。受理公眾意見建議并及時處理和反饋。 第十一條 政府網站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(fā)展要求、公眾需求及國家和省的政策規(guī)定,及時對功能、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和完善。 第十二條 政府網站的域名管理應遵循以下規(guī)范: ?。ㄒ唬┦≌T戶網站的域名為www.040a.cn,網站名稱為廣東省人民政府,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。 ?。ǘ┦≈辈块T網站的域名為www.gd□□□.gov.cn,或www.□□□.gd.gov.cn,其中□□□為各單位英文名稱或中文名稱漢語拼音字頭的組合;中文域名為廣東省□□□或中國廣東□□□,其中□□□為單位中文全稱或規(guī)范簡稱。 ?。ㄈ└魇小⒖h(區(qū))政府門戶網站的域名為www.□□□.gov.cn,其中□□□為各市、縣(區(qū))英文名稱或中文名稱漢語拼音字頭的組合;中文域名為中國廣東□□□或中國□□□,其中□□□為市、縣(區(qū))中文全稱或規(guī)范簡稱。 ?。ㄋ模┰谧允褂谩蔼闭铡睂S弥形挠蛎麜r,必須與主管機關批準的單位名稱一致。在以非機構名稱注冊使用“政務”專用中文域名時,應與其管理和服務職能相關。 已開通的政府網站,域名不符合上述規(guī)范的要重新申請,原域名可同時保留一年,一年后須更換為新域名。 第十三條 各級政府網站的頁面應遵循以下標識規(guī)范: ?。ㄒ唬┚W站首頁上方標明政府網站標志和網站名稱,尺寸與位置適當。 ?。ǘ┱W站標志須與網站名稱和域名聯系緊密,色調及形象充分體現政府網站性質,美觀獨特、易于辨識。 ?。ㄈ┚W站首頁列出“部門網站、上級或下級政府網站”鏈接;市、縣(區(qū))政府和部門網站首頁設置省政府門戶網站的約定圖片標識,并做好與省政府門戶網站的鏈接。 ?。ㄋ模┚W頁應標注版權申明、適用瀏覽器類型、最佳瀏覽方式和主(承)辦單位及聯系方式。 第十四條 政府網站默認文版為簡體中文,鼓勵有條件的網站編制繁體中文和外文版,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市和對外交流較頻繁的部門原則上要開設外文版。 第十五條 政府網站應逐步采取無障礙方式提供信息和服務,方便殘疾人群體使用。 第十六條 鼓勵集約化建設政府網站,整合多部門職能,提供“一站式”信息發(fā)布與服務。 第十七條 政府門戶網站的內容由本級政府部門提供。部門網站發(fā)布的信息與門戶網站不一致時,以門戶網站為準。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新建在線服務系統(tǒng)時,應當優(yōu)先采取在現有政府網站開設專欄的方式,避免重復建設。 第十九條 政府網站須使用正版軟件,優(yōu)先選用安全可控的軟件產品。對外采購的軟件產品原則上要通過安全檢測認證,并在信息化(電子政務)主管部門登記備案。 第二十條 政府網站應當充分、及時應用新興的網絡技術、頁面展示和無線通信等技術,不斷提高便民服務能力。 第二十一條 行政機關應當在網站中公布受理(辦理)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依申請公開、在線服務、咨詢建議事項的種類和具體操作程序。 ? 第三章 信息公開 ? 第二十二條 行政機關依法應當主動公開的文件、信息等,均應通過政府網站公開。 凡依申請公開的信息,政府網站應提供在線申請渠道并保證渠道暢通。 政府網站公開的信息,應允許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免費查閱和下載。 第二十三條 政府網站應建立健全信息采集、編輯、審核、發(fā)布、共享等方面的制度規(guī)范。 第二十四條 政府網站公開的信息應當做到要素完整,標注來源、發(fā)布時間,相關欄目具有信息量統(tǒng)計功能。 第二十五條 各級政府門戶網站應當及時發(fā)布和更新下列信息: ?。ㄒ唬┍镜馗艣r概覽、機構設置、領導簡介; ?。ǘ┬姓?guī)章、規(guī)范性文件和國民經濟統(tǒng)計數據; (三)經濟建設和社會發(fā)展的總體規(guī)劃、區(qū)域規(guī)劃、專項規(guī)劃和相關政策、重大工作部署、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實施情況以及財政預算、決算報告; ?。ㄋ模┲匾獣h、重大活動、人事任免; ?。ㄎ澹┬姓聵I(yè)性收費的項目、依據、標準以及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、標準、實施情況; ?。┓鲐殹⒔逃?、醫(yī)療、社會保障、促進就業(yè)等方面的政策措施、實施情況,以及環(huán)境保護、公共衛(wèi)生、安全生產、食品藥品、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(jiān)督檢查情況; ?。ㄆ撸┩话l(fā)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、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; (八)行政許可的事項、依據、條件、數量、程序、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; (九)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、管理服務類事項; ?。ㄊ┓?、法規(guī)和規(guī)章規(guī)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。 第二十六條 各級政府部門網站應當及時發(fā)布、更新下列信息: ?。ㄒ唬┎块T機構、人員設置; ?。ǘ┬姓徟马椶k理流程、表格下載和政策解答; ?。ㄈ┟嫦蚬姷霓k事指南和服務類信息; ?。ㄋ模┱咝浴⒁?guī)范性文件; (五)政務動態(tài)、公告、通告、公示、便民告示以及其他向新聞媒體披露的政務信息; ?。┓?、法規(guī)和規(guī)章規(guī)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。 ? 第四章 網上辦事 ? 第二十七條 政府網站要結合全省統(tǒng)一的網上辦事大廳建設,通過辦事指引和頁面鏈接等方式提供“一站式”在線辦事服務,逐步做到“一點受理、抄告相關、并聯審批、限時反饋”和“前臺統(tǒng)一受理、后臺協同辦理”。 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應加快推進政府在線服務,逐步實現業(yè)務辦理的全流程電子化,減少現場辦理、紙質辦理事項。 第二十九條 鼓勵政府部門以統(tǒng)一身份認證服務為基礎,加快推進“一次認證、全程辦理”的網上辦事服務。 第三十條 網上辦事應優(yōu)化辦事流程和辦事進度反饋服務,方便申辦人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網絡、電話、短信或郵件等方式查詢。 ? 第五章 網絡問政 ?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應當利用政府網站加強網絡問政工作,鼓勵群眾參與、傾聽群眾訴求、掌握社情民意,推動社會建設和管理創(chuàng)新。 第三十二條 政府網站應設置領導信箱、在線咨詢、監(jiān)督投訴、意見征集等欄目,提供便捷的政民互動渠道。鼓勵行政機關利用博客、微博、網絡社區(qū)等新途徑,就社會關注的重大政策和項目廣泛征求民意。 第三十三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網民意見辦理制度,安排專人負責相關工作,對涉及本部門職責的建議、咨詢及投訴要認真對待、及時回應。 第三十四條 各部門網站的網絡問政系統(tǒng)應預留與其他部門相關系統(tǒng)互聯互通的接口,促進網絡問政信息在不同系統(tǒng)或部門間流轉。 ? 第六章 信息安全 ? 第三十五條 網站運行管理機構和欄目責任單位應當對上網信息進行嚴格審查,確保上網信息符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(guī)規(guī)定。 第三十六條 建設政府網站時應當同步建設網站安全保護系統(tǒng),加強電子認證等安全技術和手段的應用,完善數據備份以及防攻擊、防病毒、防篡改等安全防護措施。 第三十七條 政府網站主(承)辦單位應當定期組織開展安全自查,排查網絡、數據庫、防火墻、業(yè)務系統(tǒng)、應用服務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。信息化(電子政務)主管部門每年組織一次政府網站安全檢查。 第三十八條 政府網站主(承)辦單位應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,劃分網站安全事件等級,明確相應處理流程,并每年進行至少一次應急安全演練。 第三十九條 政府網站應確定安全管理責任人,建立健全網站安全日常檢查、技術監(jiān)督及安全管理等制度。 ? 第七章 運行維護 ? 第四十條 政府網站運行維護管理遵循政府主導、制度保障、專業(yè)維護的原則。 ?。ㄒ唬┱W站不得從事商業(yè)活動,不得在商業(yè)機構以虛擬網站方式建網,不得與商業(yè)機構聯合建網; (二)政府網站承辦單位必須保障網站24小時開通和正常運行,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提供服務,應及時向社會公告; ?。ㄈ┰谥骶W站采用虛擬主機或主機托管方式的子網站,網絡運行環(huán)境安全由主網站負責,信息內容安全由子網站負責。采用其他方式建立網站的,網站安全及網絡管理由建設單位負責。 第四十一條 政府網站主(承)辦單位應當開展網站常態(tài)化自查工作,重點檢查以下內容: (一)網站頁面能否正常訪問,各欄目及其子欄目內容是否及時更新; ?。ǘ┬畔l(fā)布審核和保密審查機制是否健全,是否建立重要稿件和重要信息審核機制; ?。ㄈ┚W站提供的各項服務和互動功能是否正常; ?。ㄋ模┚W站鏈接是否經過管理部門審核,是否存在錯誤鏈接和不能鏈接; (五)網站管理和運行維護部門職責是否明確,是否簽訂運行維護協議并明確責權; ?。┚W站管理和運行維護部門是否建立值班制度,是否安排值班人員每日登錄網站查閱; ?。ㄆ撸┚W站是否托管在本級行政區(qū)域以外。 第四十二條 政府網站自查工作每年不少于兩次,自查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將自查報告報同級信息化(電子政務)主管部門。 第四十三條 政府網站主(承)辦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,通過品牌欄目建設、特色服務推廣、線上線下交流、郵件推送等形式,不斷擴大網站的用戶覆蓋面和使用效率。 ? 第八章 考核評估 ? 第四十四條 省政府每年開展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工作,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具體組織實施,政府網站綜合排名報省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。 第四十五條 各市、縣(區(qū))政府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政區(qū)域內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方案,對行政區(qū)域內政府網站定期開展績效評估。 第四十六條 政府網站要提供便利方式,鼓勵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政府網站的績效進行評價。 第四十七條 省政府每年開展政府網站工作人員培訓,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具體組織實施。 第四十八條 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本單位工作人員辦網、用網、管網能力的培訓及考核。 ? 第九章 附 則 ?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解釋。 第五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。 |